策展理念 | Curatorial Note
和“雲”,“河流”,“瀑布”一樣,“海”作為圖像,在所有文明中都具有類似的象徵意義,能喚起同樣的情感和思考。但我們有時會忘記,世界上沒有純粹中立的“純真之眼”(innocent eyes),圖像之下的歷史不盡相同,創作者對同一圖像投去的目光也不盡相同。
古人認為中國是一塊位於世界中心,四面環海的大陸。陸地之外廣袤的海洋屬於居住在蓬萊,方丈,瀛洲三山的仙人,以及人面鳥身,戴蛇而腳踏日月的海神。從上古至今的文學中,海的精神形象通常都用以與河川,大陸做對比和參照。莊子以海神的智慧廣博反襯河伯的愚昧無知,孔子以“道不行,乘桴浮於海”比喻求仁不得,則輕舟遠行的靈魂自由。古人對海的嚮往,不如說是對虛無的憧憬。
古典繪畫中對海的描繪更加罕有,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於大多數文人與畫家都出自內陸。為數不多的以海為題的繪畫,多是描繪八仙渡海,旭日東昇,飽含詩意的想像,也充滿遙不可及的距離感。
作為島國,日本與海的關係十分密切,“古事記”裡甚至將國土的誕生歸功於天神攪動大海。早期日本精英階層沿襲宋元繪畫傳統,以山水為主要創作題材,但同時也有小量諸如“海中富士山”,“立於海邊的伺臣”這樣理想化程度較低,更有敘事和裝飾意義的水墨畫。至18-19世紀,浮世繪中出現大量描繪海浪,海上漁夫,海邊女子的世俗圖式,普通民眾對海的親密和敬畏感一躍成為藝術表達的主流。這種感情在後來日本的藝術運動,電影,攝影中仍然非常強烈。可以說,海在日本文化中極具現世意義,既是文明的起點,也是人生歸途的終點。
香港藝術中的海,又與前兩者大不相同。當香港開始審視海的抽象意義時,它已經滿載地域政治,經濟貿易的現實糾葛。大海既使香港孤立,又無疑是它存在的基礎,因此香港藝術家看待海的目光,常常帶有身份認知的焦慮感。
正如米歇爾·福柯(Michel Foucault)所說:“我們所看到的絕不寓於我們所說的”(What we see never resides in what we say)。當今天的中國藝術家採用“海”的主題,傳統賦予它的意義只是眾多因素與內容之一,西方圍繞海洋力量產生的精神文化,以及日本對海的哲思都是影響作品形成的一部分。當代藝術的多樣性不僅在於媒材,也在於同一圖像之下的層次豐富的隱喻。
展覽將展示中國/日本/香港三地藝術家關於“海”的創作,通過它們,我們可以發掘被全球藝術同質化所掩蓋的巨大文化差異,也希望以此為契機提出解讀圖像與作品的新角度。
每位參展藝術家都提供了一塊海的碎片,碎片聚合在一起組成了一片小小的公海。我們將根據最終的參展作品,計算出公海的面積,為展覽定名。